中考真题汇编:人的生活需要空气
第一节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
1.(2011聊城-23)在一次人工呼吸的急救训练时,李明同学作出了如下急救措施,其中不正确的是( )
A.将被救者放在空气清新的场所 B.让被救者侧卧,头前曲
C.清除口鼻内异物和污物 D.捏住被救者鼻孔,口对口用力吹气
2.(2011苏州-37)人体呼吸过程中,当肋间外肌和膈肌同时舒张时,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
A.气体进入肺 B.气体排出肺 C.膈的位置上升 D.胸廓由大变小
3.(2011临沂-29)右图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,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
A.膈肌从甲到乙时,呼气
B.膈肌从甲到乙时,吸气
C.呼气完成的瞬间,膈肌处于乙状态
D.吸气完成的瞬间,膈肌处于甲状态
4.(2011烟台-14)在“测量胸围差”的实验时,要求你尽力深吸气再尽力深呼气。那么吸气过程中你的肋骨和膈的运动方式是
A.肋骨上升,膈舒张而上升 B.肋骨上升,膈收缩而下降
C.肋骨下降,膈舒张而上升 D.肋骨下降,膈收缩而下降
5.(2011威海-13)下列现象发生在人体呼气过程中的是
A.膈肌向下运动 B.肋骨间的肌肉收缩
C.胸廓的上下径减小 D.肺容积明显增大
6. (2011枣庄-27)下列叙述中,与肺的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是
A.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 B.肺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
C.肺泡数目极多 D.ABC都是
7. (2011济宁-9)呼吸时,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是
A.肺泡内有氧气,血液里没有氧气
B.肺泡收缩产生的压力
C.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产生的压力
D.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
8. (2011泰安-26)下面关于呼吸道作用的叙述,错误的是
A.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B.呼吸道可以使空气温暖
C.呼吸道可以使空气湿润 D.呼吸道能够清除空气中的所有有害物质
9. (2011泰安-27)在呼气时,膈肌和胸腔容积的变化是
A.膈肌收缩胸肌容积缩小 B.胸肌舒张,胸腔容积增大
C.膈肌收缩,胸腔容积增大 D.膈肌舒张,胸腔容积缩小
10.(2011江苏南通-6)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是
A.鼻腔和肺 B.气管和肺 C.呼吸道和肺 D.呼吸道和气管
11.(2011十堰-70)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北欧人比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鼻子大一些,这有利于对空气进行怎样的处理?
A.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B.温暖、湿润、清洁空气
C.利于气体交换 D.利于气体扩散
12.(2011十堰-71)我们在呼吸运动中,胸廓的变化与吸气、呼气之间的关系是
A.胸廓扩大导致呼气 B.呼气导致胸廓扩大
C.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D.吸气导致胸廓扩大
13. (2011福建洛江-19)人体呼吸系统中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是
A.鼻 B.支气管 C.气管 D.肺
14.(2011广东中山-25)右图表示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,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
A.甲表示呼气
B.乙表示吸气
C.①代表的器官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清洁
D.处于乙时,③表示的结构处于舒张状态
15. (2011江西抚州-8)人在平静是完成吸气动作,膈肌和胸廓的变化是
A.膈肌收缩,胸廓扩大 B.膈肌收缩,胸廓缩小
C.膈肌舒张,胸廓缩小 D.膈肌舒张,胸廓扩大
16. (2011海南-6)小明测量胸围差3次得到的数据分别是 8 cm、9cm和10 cm。则他的胸围差是
A. 1 cm B. 8 cm C. 9 cm D. 10cm
17.(2011聊城,26,9分)图(一)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,图(二)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,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:
(1)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(一)中的 , 不仅是气体的通道,而且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、湿润和 。
(2)图(二)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 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,这有利于进行 。
(3)图(二)中a代表的物质是 ,血液从毛细血管的端流到端后, 成分变化是 气体含量增加。
(4)图(二)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,图(一)中 应处于 状态。
18.(2011南京-33,4分)下表为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(%)比较;为了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,某同学做了实验,结果如图甲所示:人体内的气体可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,血液和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如图乙。请分析回答:
图甲 图乙
(1)阅读上表可知,吸入气体中_______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高。
(2)观察图甲推断,通入的气体为人体呼出气体的试管是________。
(3)分析图乙得出,经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后,血液中含量明显增多的气体是____。
(4)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,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,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,运动员的肺活量大于普通人。由此分析,正常情况下,提高肺活量的有效途径是_______。
19.(2011兰州-29,10分)右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结构的示意图,请根据图回答问题:
(1)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,它是 的场所。
(2)呼吸道是由 组成。(填序号)
(3)图中为气体和食物具有的共同通道是 ,因此,我们在吃饭时不能说笑,以免食物进入 ,引起猛烈咳嗽。
20.(2011鸡西-21,4分)分析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
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。在吸入气体时,左手捏紧橡皮管,右手松开。再呼出气体时,右手捏紧橡皮管,左手松开。
⑴一段时间后 瓶中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。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。
⑵发生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。
⑶若大气中,该气体的浓度过度增加,会引起 ( )
A.温室效应 B.酸雨 C.臭氧层破坏 D.大气污染
第二节 人体怎样获得能量
1.(2011浙江永嘉竞赛-5)下午,几位同学结伴到郊外游玩,看到鱼在水中漫游,蛙在湖边跳跃,蜥蜴在地上爬行,鸟在空中飞翔……。面对这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,一个同学想到了深秋时,温度下降到10℃,鸟和蜥蜴的耗氧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? ( )
A.均减少 B.均增加 C.鸟增加,蜥蜴减少 D.鸟减少,蜥蜴增加
2.(2011广东中山-36,7分)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,可以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。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l℃需要吸收4.2焦(能量单位)的热能。某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,实验结果如下:
食物名称 | 花生仁 | 黄豆 | 核桃仁 | 大米 |
质量(克) | 20 | 20 | 20 | ① |
水(毫升) | 50 | 50 | 50 | 50 |
温度上升(℃) | 2.2 | 1.4 | 3 | 1.3 |
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:
(1)从平衡膳食角度考虑,这四种食物中,我们应该以食用 为主。
(2)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,花生仁、黄豆、核桃仁三种食物中,含能量最多
的是 。
(3)食物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 ,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是 。
(4)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,应该设置 。
(5)实验中,①应该为 克,因为 。
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
1.(2011威海-26)煤气中毒也叫一氧化碳中毒。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,比空气轻,易燃易爆。当对煤气中毒患者进行救护时,下列做法安全有效的是
A.弯腰、捂住口鼻进入,马上打120急救电话
B.弯腰、捂住口鼻进入,马上开窗通气
C.直立、捂住口鼻进入,马上打120急救电话
D.直立、捂住口鼻进入,马上开窗通气
2. (2011湖南湘潭-25)自2011年5月1日起,我国内地室内公共场所、室内工作场所、公共交通工具等完全禁止吸烟。禁烟的目的不包括下列哪一项
A.缓解卷烟生产供不应求的局面 B.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
C.保持室内公共场所空气新鲜 D.实现世卫组织提出的控烟目标
3.(2011十堰-100) 2011年1月起,中国内地将在所有公共场所禁止吸烟,关于吸烟的说法不恰当的是
A.吸烟可以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 B.烟雾中含有有害物质,如:尼古丁,焦油
c.长期吸烟的人肺癌得病率高 D.少量吸烟有益健康,大量吸烟才有害
4. (2011福建洛江-31)时下有不少青少年以吸烟为时尚。对吸烟的认识中,你认为错误的是
A.吸烟会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B.吸烟无害,是成熟和“酷”的表现
C.吸烟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D.吸烟会影响他人健康
5.(2011福建洛江-32)长跑是泉州中考体育测试的必考项目。下列有关运动的错误叙述是
A.能使参与呼吸的肺泡数目增多 B.能改善脑的营养,提高思维和记忆力
C.能使心肌发达,心脏搏动有力 D.能提高平静时的呼吸频率
6. (2011安徽巢湖-25,3分)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,青少年尤其要注意抵制吸烟、酗酒和吸毒的诱惑。(1)烟草燃烧时,烟雾有 和 等有毒物质,吸烟不仅诱发多种 系统疾病,还可诱发肺癌。(2)吸食毒品会损害人的 系统降低人的免疫功能,严重会导致死亡。
参考答案
第一节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
1-5.BABCC 6-10.DDDDC 11-15.BADDA 16.C
17.(1) 肺 呼吸道 清洁(2)一 气体交换(3)二氧化碳 氧气(4)膈肌(或膈) 收缩
18.(每空1分,共4分)(1)氧气 (2)甲 (3)二氧化碳 (4)加强体育锻炼,多运动(答运动、锻炼、参加体育活动均给分)
19.(每空2分,共10分)(1)肺 气体交换 (2)①②③④⑤ (3)咽 气管
20.(4分) ⑴乙 二氧化碳 ⑵肺 ⑶A
第二节 人体怎样获得能量
1. C
2.(7分)
(1)大米 (2)核桃仁 (3)有机物(或糖类、脂肪、蛋白质) 无机盐
(4)重复实验(或重复组)
(5)20 在对照实验中,除探究条件不同外,其他条件都相同(其他合理答案可给分)
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
1-5.BADBD
6、尼古丁 焦油 呼吸 神经
微信扫一扫,分享学习资料! |
QQ客服
公众号
手机版
帮助中心